4月14日,纪念于若木同志诞辰105周年座谈会暨2024营养与健康发展促进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传承于若木营养健康理念 推动营养健康事业发展”为主题,追思并学习于若木先生为人民营养健康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通过主旨演讲和圆桌会谈等形式,聚焦营养健康热点问题,分享前沿新知、凝聚广泛共识,探讨进一步推动营养健康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来自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有关单位领导和有关省疾控中心负责人、于若木同志子女及亲属、老一辈革命家后代、国内营养健康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社会组织、学校等近300位嘉宾现场出席大会。
本次大会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指导,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主办,北京华彬文化基金会、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中国营养餐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协办。
在以“传承于若木先生精神 推动国民营养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发言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原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会长陈永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巡视员廖文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等一致认为,于若木先生把营养科学从高远的殿堂搬到了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餐桌上,把高深的学科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文化,让群众自觉掌握营养健康知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营养与健康文化遗产。大家围绕国民营养健康、营养餐产业、学生营养配餐与食育教育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表示将以实际行动传承于若木先生倡导的营养健康理念与实践。
在以“落实国民营养计划,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为主题的讨论中,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一级巡视员李泰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征宇等与会有关领导及专家学者献计献策,展开深入探讨。
在“聚焦学生营养事业,关注学生营养餐与食育教育”等话题环节,来自政府、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学校、企业等机构的代表,展开了不同视角下的深度对话。
在“学校营养供餐和营养健康教育”圆桌对话环节,围绕推动学生营养改善、保障学生餐营养,从政府政策、具体措施、重点部署、发展现状、未来规划、国外先进做法、学校及学生实际需求、校餐企业的优秀做法与面临的挑战、食育教育探索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刘爱玲与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营养处处长徐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张倩,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学校卫生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马迎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副校长王建平、湖北亿谦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爱群等嘉宾,进行了充分探讨。
推动营养餐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营养餐产业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从行业组织、产业链、生产与科技企业、媒体等角度出发,关注营养餐产业当下发展,把脉难点痛点,畅谈推动营养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与经验做法。中国营养餐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理事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蔡永峰,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孙君茂、中粮集团科技创新管理部副总监郭斐、健康报社副总编辑杨秋兰、同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山国、南京善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汪迎峰、广东省团餐配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翔等嘉宾就此话题展开了探讨。
会议认为,“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青少年营养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深化,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