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联合陕西省营养学会公布“陕西省营养健康食堂示范创建单位”名单,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榜。
据悉,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陕西省国民营养计划( 2017-2030年)实施方案》及《健康咸阳行动( 2020—2030年)》之合理膳食行动,传播合理膳食新理念、引领“三减”饮食新风尚。
2023年6月起,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咸阳市首批营养健康食堂创建单位,全面开展营养健康食堂示范创建工作,通过引入“五常”管理模式(即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食堂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可视化,进一步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智慧赋能缓解就餐高峰压力、个性定制优化饮食结构、设施人文服务暖心、强化宣传提升营养健康素养等多途径不断提升营养健康食堂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积极引导职工和患者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打造出多样、标准、个性、便捷、人文、信息、安全的营养健康食堂。
智慧赋能 缓解就餐高峰压力
依托医院信息化建设,床旁点餐方便快捷。医院开通“床旁智慧点餐”服务,用餐人员可通过掌上一院小程序线上点餐,餐厅接单后即时配餐、送餐,既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免去外出就餐困扰,也缓解餐厅就餐高峰压力。
同时利用智能设备强化餐厅管理,安装智能摄像头实施联网远程管理,配备净水过滤器、扫地机器人、人脸识别等设备,增设透明厨房仓库,在大厅可直观看到食品原材料,同时添加“食品安全许可证、营业执照、检测报告”二维码,群众可自主扫描查证,便捷监督。
个性化定制 优化饮食结构
医院食堂积极倡导“三减三健”膳食理念,聚焦糖尿病、高血压等不同群体开设多样窗口,增加低能量、低脂肪、低钠盐等膳食,并提供营养指导。治疗餐、营养餐开设独立窗口,由临床营养科进行医学饮食管理,根据患者医疗及身体情况,定制个体化治疗膳食食谱,由餐厅专人制备配送。同时定期引入季节性食材,增加餐品新鲜感。
标准化套餐饮食结构更均衡,参考就餐人患病种类、年龄性别结构等,提供标准化套餐,以满足其一餐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需求。同时倡导销售半份菜,促使就餐者食物多样性。清真窗口就餐多重选择,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用餐服务的同时,进一步丰富餐厅口味,满足不同就餐群体。引入品牌咖啡,满足就医群体及职工的多元化需求。
人文化设计 服务更暖心
餐厅设计风格充满人文化、现代化,中间的生命树寓意健康与希望;在大厅增添绿植、增加更多私人用餐区域,营造舒心环境;为避免就餐人员拥挤,在自选餐窗口设置出入专用通道,选餐后统一在出口处结算;自选餐以外窗口均设置隔离带,安排专人现场引导、规范排队。多种便民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群众或独自用餐的老幼人群提供“帮点取”服务;提供免费茶饮、纸巾、充电宝、挂衣架、雨伞等服务设施;支付方式多样化:就餐人员可通过微信、支付宝、餐卡、临时餐牌多种方支付,有效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同时,针对不会使用手机支付的老年患者,由工作人员协助办理餐卡。设置固定供餐点:为满足行动不便和特殊群体用餐需求,餐厅在住院部1A层、23层、院区东楼4层增设固定售卖点及送餐车(包含早午晚餐),真正实现让患者实现便利就餐。
强化宣传 提升营养健康素养
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营养健康知识,营造营养健康氛围。利用电子宣传海报、宣传展板、张贴画、餐桌纸、旋转桌牌、LED屏等形式宣传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及分餐制等健康知识,定期更换,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提高就餐人员健康素养。
强化营养健康教育,在餐厅适宜地点设立“营养健康角”,摆放BMI测试盘、电子血压计、膳食平衡宝塔等设备,用餐人员可健康自评。
设置餐厅服务台,定期收集整理用餐人员提出的意见,每年评估食堂员工及用餐人员营养知识知晓率、膳食结构、油盐糖使用量、食堂满意度及改良接受度等情况。同时开通投诉渠道,及时解决用餐现场问题。
提升专业技能,配备专职健康营养师,每季度为食堂工作人员开展“减盐减油减糖”烹饪技巧、平衡膳食知识培训、营养健康厨艺比赛、膳食知识问答等活动,并通过周会月会,围绕服务、环境卫生等方面定期开展培训督导。
民以食为天。吃的放心、吃的安心,才能健康。今后,医院将持续加强营养餐厅管理,在积极满足患各类群体多元化饮食需求的同时,全力守护患者舌尖上的“健康”,致力打造有温度的营养餐厅,让患者安心、职工舒心、社会放心。
本文转自: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