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添加”禁标!食品标签的“真相”与未来

发布日期:2025-03-31分享: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全面禁标“0添加”及类似声称。这一规定引发了广泛讨论,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食品标签背后的真相。

为什么禁标“0添加”?

科学真相:食品添加剂并非洪水猛兽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严格风险评估的食品添加剂,在合规使用的情况下是安全的。然而,“0添加”标签的滥用,本质上是对食品添加剂的污名化。这种营销手段通过制造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心理,来推销所谓的“更健康”产品,是一种典型的焦虑营销。

行业乱象:误导消费者与不正当竞争

“0添加”标签的滥用不仅误导消费者,还导致了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许多产品声称“0添加”,但实际上只是在文字游戏上做文章。比如,某款饮料声称“不添加蔗糖”,但其实蔗糖只是“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种,同时果汁中本身含有大量糖分,因此这类产品所声称的“不添加蔗糖”,绝不等于产品中不含有糖,容易误导公众。有些含糖饮料会使用“不添加甜味剂”的声称吸引消费者,却造成了消费者认为产品中没有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另如,某产品声称“无防腐剂”,实际上却使用了其他类型的添加剂。这种现象不仅让消费者难以辨别,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监管导向:回归科学与真实

为了避免这些声称对消费者的误导,新国标明确禁止使用“不添加”“0添加”等声称,旨在引导食品行业回归科学和真实。食品标签的核心功能是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而不是通过虚假宣传来误导消费者。禁标“0添加”标签,正是为了重申“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这一基本底线。

“0添加”禁标后,市场将如何变化?

短期存在过渡期的混乱与调整

新国标设置了2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企业可以继续使用旧标签,但新生产的食品必须符合新标准。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3—4年里,市场上仍会出现带有“0添加”标签的产品,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类产品将逐渐减少。

长期面临着新话术与新挑战

尽管“0添加”标签被禁标,但企业可能会寻找其他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例如,他们可能会强调“配料表干净”或“配料表短”,甚至通过注册商标或使用其他隐晦的表述来替代“0添加”。此外,企业还可能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带货等方式继续宣传类似概念。

监管部门需持续发力与优化

监管部门需要密切关注企业的应对策略,防止新的虚假宣传手段出现。同时,监管部门也在推动食品标签的数字化升级,通过二维码等方式让消费者更直观地获取食品信息。这不仅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也能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回归科学,守护健康

从专业角度来看,禁标“0添加”标签是食品行业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一步。这不仅有助于纠正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也能推动企业将研发重心回归到工艺创新和营养升级上。

然而,这一过程也面临诸多挑战。企业需要在短时间内调整标签和宣传策略,消费者也需要重新学习如何解读食品标签。此外,监管部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监管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禁标“0添加”标签,不仅是对食品添加剂科学认知的回归,更是对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保护。这一举措将推动食品行业更加透明、健康地发展,让消费者能够更加科学、理性地选择食品。

在未来的食品市场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真实、透明度高的食品标签,让消费者能够真正放心地选择健康食品。


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争议,可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营养膳食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京ICP备2024083615号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7号三层05

技术支持:富源科技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营养膳食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京ICP备2024083615号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7号三层05

技术支持:富源科技